前几天抱着缴费单从爱尔眼科走出来的时候,我对着数字后面的四个零足足愣了半分钟。
谁能想到我这双自带“朦胧滤镜”的眼睛,居然是圆锥角膜在作妖?
不过冷静下来后,我硬是扒拉出三条「薅羊毛攻略」,这就给同样被账单吓到的病友们支支招。
一、别让卡在钱包里躺平
刚听医生说必须做交联手术时,我满脑子都是“完了完了要掏空存款了”。
直到护士小姐姐提醒可以走,才想起来翻出尘封的卡。
重点来了:不是所有项目都能报!像角膜厚度检测这类术前检查大部分能报60%-70%,但手术中用到的特殊耗材需要自费。
建议提前打医院科电话,报上身份证号让人工客服帮忙查报销比例,记得把检查单据按「疾病诊断类」整理好,回来报销能省下一部新款游戏机的钱。
二、商业保险可能是隐藏彩蛋
本社畜翻出公司给买的补充医疗保险时差点笑出声——条款里居然有「眼科手术」这一项!
虽然需要先自费后报销,但算下来又能覆盖30%左右的费用。
重点提示三点:
1.提前找保险客服确认圆锥角膜是否在承保范围;
2.保留所有发票和诊断证明原件;
3.术后三个月复查数据正常才能申请理赔。
要是没有职工保险,某宝上的「眼科专项险」也有机会报销部分费用,下单前记得看免责条款。
三、抓住医院的时间魔法
原本打算年前赶紧手术的我,被财务小姐姐一句提醒救了:每年3月和9月是眼科的优惠季,交联手术能打8折!果断改约省下六千多。
还有个冷知识:工作日下午的手术室经常有「捡漏档期」,比周末档便宜15%。
我提前两周在APP上刷到了别人取消的周三下午档,连术前用的角膜营养剂都多送了五支。
现在术后三周的我,终于不用像「人形对焦仪」那样拼命眯眼了。
虽然手术费确实肉疼,但想想这些省下的钱够买两年的隐形眼镜护理液,突然觉得角膜上打激光的声音都变得悦耳了(医生:这位患者请停止奇怪的联想)。
给各位还在犹豫的伙伴划重点:早治疗真的比拖到角膜穿孔划算N倍,毕竟眼睛这玩意,原厂配件更金贵啊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