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 仁医院斜视与小儿眼科主管付晶医生,凭借其深厚的学术背景与丰富的临床经验,在斜弱视、屈光不正及神经眼科传出疾病领域树立了显要地位。
作为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博士后、哈佛大学访问学者,她年均完成斜视矫正手术超七百台,主持多项地区级课题,发表医学论著四十余篇,并主编多部特色教材。
其团队以“比较准诊断、个性化治疗”为核心,在共同性内斜视等复杂病例中形成独特诊疗体系,深受患者信赖。
一、患者口碑:特色与温度并存
付晶医生的诊疗服务以“医术纯熟、态度亲和”为核心标签,患者评价集中体现三大优势:
1.技术新型性
多位患者提到,付晶医师对斜视类型的判断“准到毫米级”,手术方案“量身定制”。
例如,一位垂直性斜视患儿术后眼位完全矫正,家长评价“连特色仪器都测不出偏差”;另一位共同性内斜视患者经视觉训练后,双眼协同功能显著提升,避免了手术。
2.服务人性化
团队采用“初诊-检查-复诊-手术”全流程管理模式,患者无需反复奔波。
例如,外地患者可通过“京医通”公众号提前上传病历,初诊时医生已掌握关键信息,检查效率提升。
复诊环节,医助会主动提醒用药注意事项,甚至为儿童患者准备贴纸奖励,缓解紧张情绪。
3.长期随访机制
对于术后患者,团队建立专属档案,定期通过电话或线上平台追踪改善情况。一位先天性麻痹性斜视患者术后三年仍收到随访提醒,家长感慨:“这种负责感在医师中非常少见。”
二、挂号渠道:多平台覆盖,灵活选择
同 仁医院提供五种正规挂号方式,覆盖不同人群需求:
1.线上预约(推荐)
微信公众号/小程序:搜索“北京同 仁医院”,绑定就诊人信息后,每日15:00开放第八日号源,7:00释放当日退号。
京医通平台:适合初次就诊患者,可挂付晶团队其他医生号源,检查后若需手术,团队会直接转诊至付晶医师,无需重复抢号。
2.线下操作
自助机挂号:医院东区、西区、南区均设有自助设备,支持身份证、卡直接建档,操作界面有语音引导,老年人可寻求志愿者协助。
人工窗口:每日7:30开放,适合急需就诊或操作不熟练的患者,但排队时间较长。
3.114平台
适合不熟悉智能设备的群体,需提供患者身份证号及联系方式,预约成功后短信通知就诊时间。
三、就诊流程:分阶段管理,较高的效率有序
以小儿斜视初诊为例,典型流程如下:
阶段一:挂号与建档
提前在“北京同 仁医院”小程序创建就诊卡,填写儿童身高、体重等基础信息,上传既往检查报告(如有)。
每日15:00准时进入“斜视与小儿眼科”科室页面,选择“付晶团队”下任意医生号源,支付挂号费。
阶段二:初诊检查
就诊当日提前到达医院,通过自助机打印挂号单,按指引前往分诊台签到。
医生开具检查单后,需完成三项核心检查:
视功能评估:在二楼视光中心进行立体视、融合功能检测,耗时约20分钟。
眼位动态记录:前往东区地下检查中心,通过红外摄像设备捕捉眼球运动轨迹,数据直接同步至医生工作站。
散瞳验光:返回西区验光中心,使用阿托品慢散瞳(需滴药三天后复诊),或快速散瞳(当日可完成)。
阶段三:复诊与手术安排
散瞳后三天内返院复诊,医生根据检查结果制定方案:
轻度斜视:开具视觉训练处方,指导家庭训练方法,每月复诊调整参数。
中重度斜视:预约付晶医师手术号,术前需完成血常规、心电图等基础检查,手术当日由付晶团队主刀,全程采用显微操作技术,术后24小时可出院。
四、挂号技巧:提升成功概率的三大策略
1.时间管理
每日7:00与15:00为放号高峰,建议提前5分钟进入挂号页面,关闭其他后台程序,保持网络畅通。
若初次未成功,可刷新“待支付”列表,部分患者因支付超时释放的号源会在此出现。
2.团队协同
初次就诊无需执着于挂付晶医师号,团队医生均具备丰富经验。
例如,艾立坤医师擅长特殊类型斜视治疗,龙琴医师在视疲劳复视领域有深入研究,患者可根据具体病情选择。
3.资料准备
提前整理既往病历、检查报告及用药记录,拍摄清晰照片上传至小程序“既往病史”栏。
复诊时携带所有纸质资料,避免重复检查,节省时间。
付晶医生及其团队通过“学术带头+服务创新”双轮驱动,在斜视诊疗领域形成独特优势。
从多元化的挂号渠道到精细化的就诊流程,再到人性化的术后随访,每一个环节都体现着“以患者为中心”的理念。
对于斜弱视患者而言,选择付晶团队不仅意味着接受国内头部的医疗技术,更能感受到特色医疗背后的温度与关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