去年夏天,我发现孩子看东西时右眼总是不自觉往外偏,写作业时本子也歪得严峻。
作为母亲,我跑遍了承德多家综合医院的眼科门诊,但得到的答复多是“等孩子长大再观察”。
直到在社区健康讲座上遇到一位眼科护士,她悄悄提醒我:“斜视矫正有黄金期,您该带孩子去专门的眼科机构看看。”
经过多方打听,我终了带孩子来到位于迎宾路汇强大厦的爱尔眼科。
这里的检查流程让我印象深刻:
从立体视功能评估到眼球运动轨迹追踪,医生用三棱镜交替遮盖测试准测量了孩子的斜视角度。
王医师拿着检查报告耐心讲解:“您家孩子属于间歇性外斜视,虽然现在还能自我控制,但随年龄增长可能会出现视功能受损。”
治疗方案沟通环节
医生团队给了我们两种选择。
针对孩子12岁且斜视角度较大的情况,他们建议采用小创口肌肉调整术。
让我安心的是,术前专门安排了视功能训练课程,护士每天带着孩子做红蓝眼镜下的融合训练,说这是为了让大脑提前适应术后新的眼位。
手术当天
透过等候区的玻璃窗,我看见无影灯下的显微器械像绣花针般精细操作。
医生在结膜处切开不到5毫米的切口,通过调整眼外肌的位置来重建双眼平衡。
术后第二天复查时,孩子兴奋地指着视力表说:“妈妈,那些小字母不再会分身了!”
费用问题
院方提供的清单让我看得明明白白。基础检查费包含角膜地形图和同视机检查,手术费根据调整的肌肉数量计算,耗材主要是可吸收缝线和术后眼罩。
特别贴心的是术后三个月内的四次复查都包含在套餐里,还赠送了护眼知识手册和家庭训练图谱。
现在孩子术后半年,每周仍会收到医院的随访短信提醒用眼注意事项。
上次复查时,医生用同视机检测后欣慰地说:“融合范围已经改善到正常值的90%,立体视锐度也提升了两个等级。”看着孩子能自如地参加学校运动会,再不用歪着头找平衡,作为母亲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。
(院址:承德市双桥区迎宾路汇强大厦,健康询问可致电0314-2057**8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