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为眼科领域从业者,经常遇到患者问询后巩固膜加固术的报销问题。
这项用于治疗高度近视并发症的精细手术,目前在浙江省的政策确实存在特殊性,但近期部分医院推出的惠民活动值得关注。
以下从患者较关心的五个维度展开说明:
一、政策现状:未纳入常规报销目录
截至2025年10月,浙江省局较新发布的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清单中,后巩固膜加固术相关耗材尚未被列入支付范围。
这与人工晶体等已纳入集采的眼科耗材形成对比——今年2月至7月的多次耗材清单更新中,主要针对白内障、运动医学类产品,视网膜加固术专用材料未出现在附件清单内。
但需注意:政策具有动态性,建议每年初关注浙江省局发布的《基本医疗保险医疗服务项目目录》更新,或通过"浙里办"APP的"服务"模块实时查询。
二、替代性活动:医院专项活动的价值挖掘
尽管无法直接报销,杭州、温州等地综合医院眼科近期推出两类惠民方案:
耗材贴补计划:如浙江大学医学校附属第二医院对使用指定品牌加固膜的患者,给予30%-50%的耗材费用减免(原价约8000-12000元);
手术费打包优惠:温州医学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推出"高度近视防治套餐",将加固术与术前检查、术后复诊捆绑计价,整体费用较单项累计降低约25%。
小贴士:这类活动通常需通过医院正式公众号预约,且有名额限制,建议提前2-3周登记。
三、费用构成与性价比评估
该手术总费用通常包含三个部分:
生物加固膜(进口材料约1.2万元/片,国产约6000元/片)
显微手术操作费(3000-5000元)
术前OCT检查+术后抗VEGF药物(约2000元)
对比发现,参与活动的医院采用国产材料+套餐模式,可将总费用控制在1万元以内,接近报销后的角膜移植手术费用水平。
四、就诊决策建议
紧急程度判断:若眼底检查显示视网膜已有明显变薄或裂孔,建议立即手术;若为预防性加固,可优先选择有活动的医院;
材料选择:进口膜更适合较高度近视(>1500度)患者,但需承担全额费用;
长期管理:术后需每3个月复查眼底,这部分检查费多数可报销。
五、未来政策展望
参考2025年浙江省局对人工晶体集采的推进节奏,视网膜相关耗材有望在下一轮高值耗材调整中被纳入讨论。
建议患者:
保存完整就诊记录,便于未来追溯报销
关注"浙江"微信公众号的政策推送
优先选择已接入省药械采购平台的医院(可通过官网查询),这类机构更可能优先执行新政策
(注:本文所述政策时效截至2025年10月,具体以就诊时医院解释为准)
作为业内人士,建议患者理性看待覆盖问题——后巩膜加固术的核心价值在于阻止视力不可逆损伤,即便需自费,其预防视网膜脱离的临床意义远高于短期经济成本。
建议结合专科医生的风险评估,做出较适合自身眼部健康的决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