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: 首页 > 白内障 > 单焦晶体为什么要保留近视?单焦晶体预留近视多少度合适?

单焦晶体为什么要保留近视?单焦晶体预留近视多少度合适?

时间:2025-05-15 14:02:37 阅读:

导读:单焦晶体植入是白内障等眼科手术中常用的矫正方式,预留近视度数需综合多方面因素确定,一般范围在 -0 5D(50 度近视)到 -3 0D(300 度近视)之间,以下为你详细介绍。

单焦晶体植入是白内障等眼科手术中常用的矫正方式,预留近视度数需综合多方面因素确定,一般范围在 -0.5D(50 度近视)到 -3.0D(300 度近视)之间,以下为你详细介绍。

人工晶体细节图

不同人群的预留度数建议

年轻患者(45 岁以下)

特点:眼睛调节能力相对较强,晶体弹性好,对近距离视物的调节范围较大。

建议:可预留较低度数的近视,比如 -0.5D 到 -1.0D(50 - 100 度近视)。这样在术后看远时能获得较好视力,同时也能满足一定的近距离用眼需求,如阅读手机、简单文件等,减少对老花镜的依赖。

中年患者(45 - 60 岁)

特点:调节能力开始逐渐下降,老花眼症状逐渐明显。

建议:预留度数可适当提高到 -1.0D 到 -2.0D(100 - 200 度近视)。这样既能确保看远有一定清晰度,在看近时,也能通过自身剩余调节能力和预留的近视度数,相对轻松地看清近距离物体,减少阅读、操作精细物品时的视觉疲劳。

老年患者(60 岁以上)

特点:调节能力大幅下降,老花眼症状重度,对近距离视物的需求更多依赖老花镜。

建议:预留度数可进一步降低,接近平光或预留 -0.5D(50 度近视)左右。主要是确保看远的视力,提高生活质量,如行走、看远处风景等,看近时则佩戴合适度数的老花镜。

白内障晶体手术细节图

根据用眼习惯预留度数

近距离用眼为主

情况:比如画家、雕刻师、长时间使用电脑办公的人群等。

建议:预留度数可稍高,如 -1.5D 到 -2.5D(150 - 250 度近视),以便在近距离工作时能看清细节,减少眼睛调节压力。

远距离用眼为主

情况:如司机、户外工作者等。

建议:预留度数可偏低,如 -0.5D 到 -1.0D(50 - 100 度近视),确保看远时有良好的视力,维护出行安心和工作效率。

不同类型的晶体

特殊眼部情况的预留度数调整

高度近视患者

情况:本身眼轴较长,视网膜相对脆弱。

建议:预留度数需谨慎。若预留过多近视度数,可能增加视网膜脱离等并发症风险;预留过少,看远视力可能不理想。一般可预留 -1.0D 到 -2.0D(100 - 200 度近视),具体需根据患者眼部情况和医生建议确定。

散光患者

情况:存在散光会影响视力矫正结果。

建议:在预留近视度数的同时,还需考虑散光的矫正。可能需要选择带有散光矫正功能的单焦晶体,并根据散光情况调整预留近视度数,以达到更佳的视觉结果。

以上就是“单焦晶体为什么要保留近视?单焦晶体预留近视多少度合适?”的内容,想了解更多可以点击 【在线咨询】 一对一沟通,可以获取优惠信息以及美学设计哦!